2024年12月14日下午,第九届开云手机入口,开云(中国)研究生学术年会在人文楼A115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我院张娟副教授主持。张娟首先针对上午场的“第四届南湖学术论坛”进行了总结,激励研究生们努力向一众学术前辈学习,不断拓宽自身学术视野、夯实研究方法。
接下来,由48位研究生组成的17个小组针对他们的研究话题进行了汇报:
第一组研究生张宜宁和王欣以《尼克尔教养院中生命的神圣化——<黑男孩>中的生命政治解读》为题,对科尔森·怀特黑德2020年普利策得奖作品《黑男孩》进行了分析,从生命政治理论入手,探究了小说中尼克尔教养院的规训权力与黑人男孩们的反抗之间的关系。
第二组研究生李云霄、孙方圆、冯杰和余雪以《人工智能在农业翻译质量评估中的新角色: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撑>英译本为例》为题,就《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撑》英译本这一案例,探讨了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翻译质量评估中的具体作用。
第三组研究生田思源、贺成城、胡雅轩和余灿以《电影<好东西>字幕翻译中的女性主体特质研究》为题,聚焦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电影《好东西》字幕翻译中的运用,主张促进电影与翻译研究的跨学科融合,同时倡导多元文化生态的完善以及对女性题材电影的关注。
第四组研究生郭凡、易傲雪和桂俊改以 “AI-induced Emotions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A Review of Theoretical Frameworks, Empirical Evidenc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为题,总结了技术辅助下学生学习情绪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从技术接受模型、控制价值理论和幸福感理论入手,关注现有阶段AI在二语习得教育中引发的情绪,并归纳了针对不同情绪的调节策略。
第五组研究生贾豪冉、纪宜文和申洋以《辞书集体记忆功能视阈下的战疫网络语汇条目编写策略研究》为题,以与抗击新冠疫情相关的战疫网络语汇作为研究对象,在集体记忆和语言模因复合理论框架下,探究了在线辞书环境下战疫网络语汇条目编写的实践策略。
第六组研究生谢昀倍和胡剑敏以《英国小说中女性经济身份解读——以<傲慢与偏见>和<女孩、女人、其他>为例》为题,从小说中的不同婚姻关系和社会背景入手,分析了两部小说中女性经济的主客体身份,总结了作家蕴藏在文学策略后的对女性突破经济桎梏的期待。
第七组研究生徐航、王雨轩、侯俊杰和林锦豪以《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以中国日报宣传片<非遗文化双语短片:中国书法>为例》为题,从效果优先原则和目标受众心理原则等理论入手,以中国书法为例,研究聚焦中国非遗的跨文化传播翻译。
第八组研究生毕丽芳、李菲和李格以《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湖北省非遗介绍性文本英译研究》为题,对湖北省非遗介绍性文本翻译进行研究,以汉剧、皮影戏剪纸为例,提出了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的翻译准则及相应的翻译策略。
第九组研究生孙一凡、王统和张婉君以《ChatGPT赋能翻译中的伦理风险与应对策略——以涉农国际组织图书译编实践为例》为题,介绍了《涉农国际组织概览》一书,探讨了ChatGPT赋能给译编实践带来的伦理风险,提出了包括增强人机互动、知识重组和发挥译者主动性等策略。
第十组研究生赵鑫颖和徐莉娟以《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农业纪录片研究——以Farm Rebellion为例》为题,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出发,对纪录片 “Farm Rebellion” 中字幕翻译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
第十一组研究生李双双和靳雨欣以《ChatGPT辅助二语写作反馈的有效性研究》为题,探讨ChatGPT在二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情况,以对照实验的方式,通过分析数据,论证并总结了教师和ChatGPT在二语写作教学过程中的互补性和对二者在写作教学中相互结合的需要。
第十二组研究生金诚民、胡一恒、许承强和马雯以《黑神话翻译之旅:从文字转换到文化诠释》为题,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了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外翻过程采取的归化与异化策略,同时讨论了翻译过程中文化主体性的构建策略。
第十三组研究生王艳芳和王冠坤以《英汉母语者农科英语论文中身份语块使用对比研究》为题,从学术语篇作者身份语块研究的角度,借助华中农业大学农科英语语料库,对比分析了英汉母语者农科英语论文中身份语块的使用特点、异同之处以及形成原因。
第十四组研究生赵奕雯、马欣瑶和胡湘以《河流与美酒:物叙事策略下<水之乡>的伦理解读》为题,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探讨在布克奖得主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作品《水之乡》一书中被赋予了非自然能力的“理性之水”和“非理性之酒”在历史构建过程中产生的重大影响,分析了作者借此所传达的历史观、非人类立场以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诉求。
第十五组研究生张千怡、王聪和胡玉香以《基于语料库的人工翻译与ChatGPT翻译的语言特征研究——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为题,基于自建平行语料库,借助#LancsBox 6.0和Python等工具,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从词汇和句法两方面分析人工翻译和ChatGPT翻译在政治文本英译中的语言特征差异。
第十六组研究生刘彦欣和刘艺佳以《从授受关系动词探析日本民族性格——历史脉络与地理环境的交织影响》为题,从日语中授受关系动词出发,以内外意识、自然地理和社会历史等视角,探讨分析了日本独特的民族意识以及对中国人在文化交流与二语习得等方面的启示。
第十七组研究生王智卿和徐恩惠以《深生态学视域下新乌托邦的建构——小说<未来部>的气候叙事解读》为题,从生态批评与叙事学批评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Kim Stanley Robinson在其小说《未来部》中对于“气候叙事”的运用,探讨作者对于生态乌托邦想象的构建方法和其中的社会启示。
研究生汇报展示结束后,由耿云冬、李敏锐、张娟和雷鸣老师组成的评委组对以上17个小组的汇报进行了细致点评。李敏锐老师首先谈到,同学们的汇报让人眼前一亮,不仅体现在大家的台前表现,更加体现在大家在台后的思考、选题和准备。雷鸣老师在选题的多元性、前沿性与实践性方面对同学们表达了肯定,同时希望大家可以在未来的研究中将院校特色与选题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研究特色。张娟老师对此次众多参会课题的跨学科性进行了肯定,希望大家的汇报都能够早日成文、见刊。
开云手机入口,开云(中国)副院长耿云冬在总结时指出,近半年我院举办了四次学术会议,各位同学在积极参与志愿工作的同时,踊跃参会,体现了我院研究生同学的优良学风和科研态度。针对今天的学术汇报和今后的专业学习,他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关注研究内容“深与浅”的问题,即将选题细化、深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二是关注研究选题“新与旧”的问题,在“追新”的同时,也不忘对常见选题研究深度的考量;三是关注研究视野“宽与窄”的问题,勤读多思,博观约取。我院研究生学术年会已成功举办了九届,“逢九进一,万象更新”,他对明年第十届学术年会充满期望,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希望研究生学术活动越办越好。
最后,经评委会现场评审,选出“第九届研究生学术年会优秀报告”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和优秀指导老师奖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