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党群团学 -- 团学工作 -- 正文

团学工作

耕读之路——开云手机入口,开云(中国)学子开展“寻汉绣之韵,守非遗瑰宝”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隗立卓 王聪编辑:袁梦瑶审核:杨朝燕时间:2024-08-21点击: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开云手机入口,开云(中国)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武汉市姜成国汉绣工作室,开展“寻汉绣之韵,守非遗瑰宝”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与交流访谈,深入学习汉绣的历史文化,探索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面临的挑战,制作宣传计划,以促进汉绣的传承与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汉绣风华映荆楚

汉绣起源于楚绣,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是流行于湖北省荆沙、武汉、洪湖一带的中国特色传统刺绣艺术。实践团队在姜成国汉绣工作室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汉绣历史及独特技艺。

工作室展区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汉绣作品,展现了汉绣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汉绣熊老师详细介绍了汉绣的悠久历史、技艺特色以及每幅作品的独特之处。这些汉绣作品,既有传统图案的典雅与庄重,映射出汉绣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有非凡的创意,将流行元素巧妙融入传统图案中,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古韵与时尚的完美碰撞与和谐共生。

汉绣老师为成员们讲解汉绣技艺(周泽宇摄)


古韵今风续华彩

在探寻汉绣魅力的同时,成员们不仅驻足于汉绣之精美,更将目光投向了潜心技艺的汉绣人。采访中,熊老师分享了她与汉绣的故事,她17岁开始接触汉绣,至今已有四十余年。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热爱,不仅体现了对汉绣的深厚情感,更担当起传统技艺传承的重任,是对“匠心独运,矢志不渝”的生动诠释。

另外,成员们也与工作室的年轻学员进行了交流,了解到汉绣老师们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也始终坚持将汉绣这一非遗技艺进行创新,将其应用于生活之中,比如服饰、手包、眼镜盒等。这种创新实践不仅赋予汉绣新的生命力,也让更多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感受并欣赏汉绣独有的魅力。

熊老师接受实践团队采访(周泽宇摄)


薪火相传扬新韵

通过实地探访姜成国汉绣工作室,成员们亲身感受了汉绣技艺,领略了汉绣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匠人精神。结合专业知识,实践团队制作了汉绣英文宣传视频,从国际视角展现汉绣的独特魅力,期待国际友人也能从中感受汉绣的珍贵价值与蓬勃生命力。

1880E

团队成员与汉绣老师们合影(周泽宇摄)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对成员们专业技能的一次全面锻炼,更是对非遗文化传承责任感的深刻唤醒。成员们将其专业应用于实践,跨越语言的障碍,将汉绣的故事、技艺与文化精髓以国际化的方式呈现给世界,以求让更多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不仅促进了公众对汉绣的深入了解,更为汉绣的国际化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成员们坚信,青年一代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通过其不懈努力与探索,定能让汉绣及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生,跨越国界,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分享: